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在現代都市的快速節奏中,健康隱憂已成為不容忽視的議題。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與飲食不當,正悄然侵蝕著都市人的身心健康,形成所謂的「都市病」。「都市病」泛指因現代都市生活型態所引發的慢性疾病,常見類型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失眠與心血管疾病等。這些疾病往往具有隱匿性,初期症狀不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中醫自古強調「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尚未形成時進行預防與調理。中醫認為體質的平衡是健康的關鍵,透過飲食調理、適當運動與作息規律,可以有效改善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都市病,是指因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環境壓力及缺乏運動等都市化因素所引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其成因包括飲食不均衡、久坐不動、睡眠不足、心理壓力過大等,這些因素不僅影響身體機能,更可能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都市病與慢性疾病之間存在密切關聯。
常見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以及肥胖症,往往源於長期的不良生活方式。例如,過度攝取高糖、高脂肪食物會增加肥胖風險,而缺乏運動則會導致代謝功能下降,進一步引發三高問題。此外,都市病也與「亞健康」狀態息息相關。亞健康是指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過渡狀態,其特徵為身體機能下降、精神疲勞及免疫力降低。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會使人體逐漸失去自我調節能力,最終可能演變為慢性疾病。
中醫強調「辨證論治」,即根據個人的體質特徵進行精準調理。中醫將體質分類,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並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全面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態,更注重人體內在的平衡與協調。中醫的多種療法能有效應對各種健康問題。例如,中藥可針對不同體質進行個性化調理,針灸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推拿則可緩解肌肉緊張與疼痛,而食療則以「藥食同源」的理念,透過日常飲食改善體質。
此外,透過中醫的定期檢查,可以及時發現身體的潛在問題,並根據體質變化調整調理方案。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透過調理脾胃、補益氣血、疏通經絡等方法,可以增強人體的正氣,提高免疫力,從而達到防患未然的效果。例如,常用的人參、黃芪等中藥材,以及太極拳、八段錦等養生功法,都能有效提升機體的抵抗力。
真正的「均衡飲食」應涵蓋五大類食物:全穀雜糧、蔬菜水果、優質蛋白、乳品及健康油脂。建議每日攝取至少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並以糙米、藜麥等取代精緻白米。優質蛋白來源可選擇魚類、豆製品及瘦肉,避免過量紅肉。此外,建議遵循「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原則,以利消化代謝。
針對都市人,建議選擇簡便易行的運動方式,如瑜伽或居家徒手訓練。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克服久坐可採用「20-20-20法則」:每20分鐘起身活動20秒,遠眺20呎外的景物。
良好的睡眠質素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中醫建議可飲用酸棗仁茶、龍眼肉湯等安神飲品,並在晚上11點前就寢,以順應人體生理時鐘。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可進行溫水泡腳或輕柔按摩,有助於放鬆身心。
長期壓力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等問題。建議採用「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腹部鼓起,吐氣時腹部內收,每分鐘6-8次,持續5-10分鐘。冥想練習可從每天5分鐘開始,專注於呼吸或身體感受。中醫推薦可按壓「太衝穴」、「內關穴」等穴位,或飲用玫瑰花茶、菊花茶等紓壓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