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肺積水,又稱為肺水腫,是指肺部微血管內的液體滲出到肺泡或肺間質中,導致肺部組織充滿液體,從而影響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正常交換。肺水腫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心源性肺水腫和非心源性肺水腫。
心源性肺水腫通常是由於心臟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回流受阻,液體滲出到肺部。而非心源性肺水腫則可能由肺部感染、吸入有毒氣體、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等引起。西醫認為肺水腫是由於多種病理機制導致的液體在肺部異常積聚。這些機制包括心臟功能不全、肺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等。而中醫將肺水腫歸類為「水腫」或「痰飲」範疇,認為其病因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中醫理論認為,肺主氣,司呼吸,肺氣虛弱則無法正常宣發肅降,導致水液停聚;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內停;腎主水,腎虛則水液代謝失常。
心臟功能不全,尤其是左心衰竭,是導致肺積水的常見原因。當心臟無法有效泵血時,血液會回流到肺部,增加肺血管的壓力,導致液體從血管滲出,積聚在胸腔中。腎臟疾病,如慢性腎衰竭,會導致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失調,從而引起肺積水。而腎功能不全時,體內多餘的液體無法有效排出,可能積聚在胸腔內。
此外,肺炎、結核等肺部感染性疾病,會引起肺部炎症反應,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滲出到胸腔,形成積液。而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門脈高壓,這會導致腹腔內液體積聚腹水,並可能通過橫膈膜進入胸腔,形成肺積水。某些癌症,特別是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可能直接侵犯胸膜或引起胸膜炎症反應,導致胸腔積液。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肺積水的成因多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並可能受到外感邪氣、情志失調、痰飲內停及氣血瘀阻等因素所影響,治療上應根據具體病因,辨證施治。
肺積水是指肺部組織內液體異常積聚的狀況。其主要症狀包括呼吸困難,患者常感到呼吸急促,尤其在活動或平躺時更為明顯。另外,咳嗽可能伴有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狀痰液,這是肺部液體滲出的表現。部分患者會感到胸部壓迫感或疼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時。由於氧氣供應不足,患者容易感到疲倦與無力。若肺積水與心臟功能有關,可能伴隨下肢或腹部水腫。此外,心臟為補償氧氣不足,可能會出現心跳過速的現象。
肺積水的診斷需結合臨床症狀與多種醫學檢查。X光片是初步診斷肺積水的重要工具。透過X光影像,醫師可觀察肺部是否有液體積聚的跡象,例如肺部陰影增加或心臟擴大等。超聲波檢查(特別是心臟超聲波)可評估心臟功能,判斷是否因心臟疾病導致肺積水。若懷疑肺積水與感染或腫瘤有關,醫師可能進行胸腔穿刺,抽取胸水進行化驗。另外,利用血液檢查,可檢測心臟功能指標,以及評估是否有感染、貧血或腎功能異常等。
中醫調理肺積水注重整體觀念,通過針灸、推拿、草本藥療及湯水調理等綜合療法,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祛濕化痰的效果。
肺積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並不一定是嚴重疾病的徵兆。然而,肺積水的出現確實需要引起重視,因為它可能是某些潛在健康問題的表現。
辨證施治,針對性調理,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進行個性化調理。中醫還經常使用外治法輔助紓緩肺積水,如中藥敷貼、拔罐等。這些方法可以通過刺激局部皮膚和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
應避免高鹽、高脂肪、高糖、刺激性食物及過量液體攝入。
症狀的變化如呼吸困難、咳嗽頻率增加、極度疲勞或虛弱及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便可能是肺積水惡化的警訊,建議患者盡早求醫。
運動是增強肺部功能的重要方式。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等,能有效提升肺活量,促進肺部氣體交換,並增強呼吸肌的力量。盡量遠離二手煙、工業廢氣、粉塵等有害物質。在空氣質量較差的日子,建議佩戴口罩或減少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