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肝酵素,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是評估肝臟健康的重要指標。當這些酵素在血液中的濃度異常升高時,通常意味著肝細胞受到損傷或炎症。西醫認為,肝酵素ALT和AST的升高通常與肝臟疾病相關。ALT主要存在於肝細胞中,因此其水平升高通常直接指向肝臟損傷;AST則存在於多種細胞中,包括肝臟、心臟和肌肉,因此其升高可能不僅限於肝臟問題。而中醫對肝酵素過高的理解與西醫有所不同。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和藏血,肝酵素過高在中醫理論中通常被視為「肝氣鬱結」或「肝火旺盛」的表現。
肝酵素過高,通常是肝臟功能異常的早期警訊,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常見成因包括脂肪肝、病毒性肝炎、過量飲酒及藥物影響等。脂肪肝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肝臟疾病,主要由於肝臟內脂肪過度堆積,導致肝細胞受損。脂肪肝患者通常無明顯症狀,但長期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酵素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這些病毒會直接攻擊肝細胞,引發慢性肝炎,若未及時治療,可能進一步導致肝硬化或肝癌。而酒精對肝臟有直接毒性,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甚至肝硬化。某些藥物或保健品可能對肝臟造成毒性,導致肝酵素升高,常見的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抗生素及抗癲癇藥物等。中醫認為,肝酵素過高與「肝氣鬱結」、「濕熱內蘊」等體質狀態有關。肝氣鬱結可能因情緒壓力、生活作息不規律引起,而濕熱內蘊則與飲食不節、外感濕邪有關。
肝酵素過高本身並無特異性症狀,但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與肝臟功能異常相關的症狀。如疲勞無力,由於肝臟功能受損,身體的代謝能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此外,肝臟功能異常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導致食慾下降。皮膚和眼白部分變黃,是肝臟功能嚴重受損的表現。患者右上腹可能出現脹痛或不適感,這與肝臟腫大或發炎有關。尿液顏色變深,則可能是膽紅素代謝異常的表現。最後,肝臟功能異常可能導致膽汁淤積,引起皮膚搔癢。
若懷疑肝酵素過高,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和病史,進行血液檢測(肝功能檢查),常用指標包括ALT、AST、GGT及ALP等。此外,超聲波檢查可以觀察肝臟的結構,檢測是否存在脂肪變性、腫大或其他異常。在嚴重或不明原因的肝臟疾病中,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肝組織切片檢查,以確認是否存在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等疾病。
肝氣鬱結是肝酵素過高的常見原因之一,中醫常用疏肝理氣的藥材來調理。例如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散熱的功效,常用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情緒低落等症狀;香附,能理氣解鬱、調經止痛,適用於肝氣不舒引起的腹脹、胸悶等問題。若肝酵素過高伴隨肝火旺盛,則需清熱解毒,常用藥材包括龍膽草,具有清肝瀉火、利濕退黃的功效,常用於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口乾等問題;梔子,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毒,適用於肝火旺盛引起的煩躁、失眠等症狀。患者日常可飲用「柴胡疏肝湯」養肝,材料包括:柴胡10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陳皮6克、甘草6克。將所有藥材洗淨後,加水煎煮30分鐘,每日服用一次,可以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痛、情緒低落等症狀。
肝酵素高通常被視為肝臟功能異常的一個指標。然而,肝酵素高是否代表肝臟有嚴重問題,還需進一步分析。因此,當檢測到肝酵素高時,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肝功能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以確定具體原因。
降低肝酵素是否需要吃藥,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肝酵素升高的原因、程度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肝酵素(如ALT和AST)的升高通常是肝臟受損或炎症的指標,但並非所有情況都需要立即使用藥物治療。
肝酵素高的患者在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以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負擔,患者應避免進食高脂肪、高糖、高鹽的食物、過量高蛋白質食物、加工肉類、酒精及咖啡因。
肝酵素過高可以透過中醫的方法進行改善,並結合現代醫學的診斷和治療。通過中藥、針灸、飲食調理和生活方式調整等多方面的綜合護理,可以有效改善肝酵素過高的狀況,促進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