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什麼是濕氣重?中醫詳解祛濕方法:祛濕食物及穴位介紹

什麼是”濕氣重”?

因為中醫認為,濕邪是「外四邪」之一,濕邪是人體津液,水液代謝失常的根源。在中醫理論中:風、寒、濕、燥是四種基本致病因素,它們在人體內相互作用,導致各種病症的發生。具體來說:

  1. 風︰
    • 是最容易侵襲人體的邪氣
    • 能夠使人身體抵抗力降低,引發感冒等疾病
    • 臨床表現為頭痛、身體痛、肢體顫抖等
  2. 寒︰
    • 能夠抑制人體正常代謝,引發寒證
    • 臨床表現為四肢冰冷、身體寒顫、嗜睡等
  3. 濕︰
    • 能夠阻滯氣機運行,引發濕證
    • 臨床表現為身體沉重、關節痠痛、肢體浮腫等
  4. 燥︰
    • 能夠耗損人體津液,引發燥證
    • 臨床表現為口乾舌燥、皮膚乾燥、便秘等。

為什麼未病要先防濕氣重?

中醫理論中,所有疾病或病變的發展都有其「過程」,在發病「過程」中身體會受到當時環境和個人的體質所影響,例如一般人常說的「濕氣重」是一種形容身體的病理表現,這些特徵同時是反映了身體未發病之前的警號,當濕邪內侵並嚴重到出現表症轉裡症的情況時,主要會有以下表現︰

  1. 表症轉裡︰
    • 最初表現為身體乏力、頭重肢輕、關節痠痛等表徵
    • 隨後症狀加重,轉化為內部濕邪侵襲的裡證
  1. 濕邪入腑︰
    • 濕邪可侵犯脾、肝、腎等臟腑
    • 導致脾胃不健、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
  1. 濕熱蘊結︰
    • 濕熱互結,內熱外寒相搏
    • 出現口苦、口臭、煩熱等症狀
  1. 濕瘀阻滯︰
    • 濕邪阻滯體內氣血運行
    • 可引發小腹脹痛、尿量減少等
  1. 神志失常︰
    • 濕邪擾亂心神,出現神志不清、健忘等。

為什麼「濕重」可能是發病的最後一根稻草 ?

因為中醫治療的重點是「治病必求治本」,濕邪是「外四邪」之一,性質較重濁,易於受環境因素影響而日積月累於體內停滯不去。防止濕邪阻滯體內水液的代謝循環,可以從表面到內裡,環繞體表、腑臟、經絡、腠理、血脈等多個層面,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症狀。這種體現濕邪影響範圍廣泛,所以醫聖扁鵲早有明確指示:疾在腠理(皮肉)熨焫之所及,在血脈,鍼石之所及,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 是鍼灸藥三者得兼並(針療、灸療、內治藥、外治藥)。

病位 體內津液循環失調與發病的「過程」
病在皮毛(體表) 當濕邪外重時,可能出現濕熱泛滿、盜汗等表徵。

當寒邪侵襲,則容易引起寒鳴欲眠、肌肉痠痛等症狀。這反映了風寒濕燥四種邪氣在體表的不同表現。

 

病在腠理(皮與肉間) 當濕邪犯到內部,容易與熱邪、寒邪等相互交織。

如「濕熱互結」可導致關節腫痛、尿道感染等。

「上熱下寒」則可出現胸悶、四肢厥冷等。

這說明了濕邪與其他邪氣在體內的複雜互動。

病在血脈 濕邪性質濁重,一旦深入血脈,治療難度增大。

濕邪在血脈中的蘊結,是攻克濕證最後的難關。

需運用活血化濕、通脈絡等方法,才能徹底清除體內濕邪。

 

病在經絡

 

當濕邪阻滯經絡,影響全身氣血運行和功能調節。

這是導致疾病加重的關鍵因素,突出了經絡調理的重要性。治療時需通過疏通經絡,恢復氣血運行,才能根治濕證。

 

病在腑 當濕邪從表面轉化為內部症狀,反映了濕邪從表及里的變化「過程」。

當濕邪首先影響脾胃,導致脾虛濕盛,水濕代謝失衡的胃腸膽膀胱的疾病(脾虛、二便異常、嗜冷、嗜甜,嗜水等)如沒有調理根治,會進一步引發肝腎等臟功能失調,成為其他都市疾病的重要病機。

病在臟 如水腫是反映腑(消化系統)的功能嚴重失衡;

心臟津液異常,常見心悸、胸悶;

肺臟經脈水液代謝不遇,胸悶氣滯,舌色瘀阻。

 

總結: 以上說明當濕邪已經從表面滲透到裡部,當病邪已影響深層臟腑,便要用盡所有中醫的治療手段,由疾病根源開始,所以有「治標治本」,「病向淺中醫」的整體治療理念,目的是達到改善體內的津液、和水液的循環不息的功能,將血液內的能量運送到身體所有器官組織,同時收集周圍的代謝廢物,經肺和膀胱排出體外,達到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環。

總結:

濕氣對經絡的影響︰

中醫認為濕氣過盛會阻滯經絡,導致水液代謝受阻,出現水濕內停的病態。

濕氣內聚會使經絡失去清亮通暢的狀態,影響水液的正常循環,致使水液不能被有效運送和代謝。

經絡失調與水液代謝失衡︰

當經絡功能受損,水液代謝失衡時,水濕即會在體內沉積聚積,形成濕熱、濕痰等病理產物。

這些病理產物會進一步阻礙經絡的功能,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水液在體表和組織間無法正常循環。

經絡治療:

中醫認為人體的經脈系統是一個重要的水液循環通道。經脈是由穴位和經絡組成的,其中經絡可視為人體的「液脈」。

經絡負責調和及輸送人體的各種體液,包括血液、淋巴、水液等。經絡的暢通與否,直接影響水液的代謝和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