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支撐我們生活的重要支柱,而脊柱側彎是發育中兒童最常見的疾病,其潛在後果可以極之嚴重。脊柱側彎在香港十分普遍,約5%人口受脊柱側彎困擾。只要及早預防,才能讓孩子免於疼痛的折磨,以下是有關青少年脊柱側彎你需要知道的五大要點:
- What什麼是青少年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又稱為「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影響約2-3%的青少年。女孩患脊柱側彎的機會比男孩高;通常在約10歲時出現,有可能隨著兒童成長而惡化。大部分原發性脊柱側彎沒有明顯的成因。臨床上如果骨骼發育未成熟,約在12歲左右而脊柱側彎的程度又較為嚴重者,出現惡化的機會則較大。
- Why 為何要及早防治?
由於脊柱側彎一般沒有徵狀,難以察覺。一旦發病,嚴重的脊柱側彎會影響外觀及心肺功能,同時對女性患者的乳房發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 How如何影響青少年健康?
雖然脊柱側彎輕微的患者無須接受治療,但如果12歲後才發現,而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則難以回復正常的左右平衡,對兒童青少年日後的發育、心志、社交⋯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國家已將脊柱側彎,肥胖、眼疾,定為青少年必須關注的健康問題。
- When 幾時是防治的“黃金時機”?
雖然現今醫學倡明,加上香港有學生健康服務,定期接受脊骨檢查,有助及早發現此狀況,雖然可以盡早轉介有需要的學生到專科接受診治,因應患者的個別情況,骨科專科醫生可能會建議觀察、配戴矯形腰架或手術等不同的診治方法。但在中醫“未病先防”的原則,到發現脊柱側彎已“確診”時,已經錯過防治的“黃金治療”時機。
- Where那裡開始防治?
家長如果發覺子女在5~6歲時已有坐姿、睡姿、站姿⋯有不良的習慣,或有寒背,頸前傾,或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則更需要關注子女的體形有沒有異常, 例如1.肩膀的高低不一,2. 左右肩胛骨不對稱地突出,3. 腰背肌肉左右不對稱,4. 或盤骨左右高低不平衡。一旦確診,因脊柱結構複雜,和相關的肌肉和骨骼已固定,所有入侵性手術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而且患者都必須面對相關的手術後遺症,或併發症的風險。
POST家居護理
脊柱側彎屬中醫萎症的範疇,黃天賜教授 :「臨床上,脊柱側彎有年輕化跡象。發病期早加上家長們意識薄弱,一旦發病,無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會影響患者一生。」
- Prevention – 預防不良的坐、立、睡的姿勢,誘發脊柱側彎的症狀
- Observation – 觀察肩胛、背、及腰盆平衡(左右平衡、長短腳..)
- Stretching – 伸展運動,例如腰盆、肩胛,胸廊的伸展運動,
- Timing – 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病發期早,發病期長,治療時間長,臨床上,常見青少年患者在12歲時開始進行輔助的“ 脊柱矯正”時期,患者的骨骼和肌肉正處於發育期,若狀況未能馬上改善,症狀則會持續惡化,中醫認為“病必求治本”,因發病的原因與患者早期的不良坐立卧姿勢習慣有關,所以需要家長的參與和協助,效果會更好。
黃天賜
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席教授
中國醫館傳承人
香港城市大學榮譽院士
香港中醫骨傷學會(永遠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