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診症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 - 13:00,14:00 - 19:00 (公眾假期休息)
預約電話:+852 3468 2180 |+852 3468 2263
肩頸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通常指在肩部和頸部區域感受到疼痛、緊張或不適。這種疼痛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肌肉過度使用、姿勢不良、受傷、神經壓迫等。肩頸痛的症狀範圍可以從輕微的不適到劇烈的疼痛,並且有機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工作和睡眠。為了預防肩頸痛,保持正確的坐姿、避免過度緊張和壓力,以及進行適當的伸展運動都是非常重要的。
疼痛是最為明顯的症狀。其疼痛可能集中在頸部、肩膀或上背部,且疼痛的性質可能是鈍痛、刺痛或劇烈疼痛。肩頸痛亦有可能沿著神經路徑放射至手臂、頭部或胸部,這種情況通常與神經受壓有關。而頸部的緊張和疼痛有時會引發緊張性頭痛,使患者感到整體不適。此外,患者的活動範圍可能會受到限制,發現轉動頭部、抬起肩膀或伸展手臂時感到困難或疼痛,特別是在早上起床或長時間保持某個姿勢後。而長期的肩頸痛可能會導致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因為持續的疼痛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首先,長時間低頭及姿勢不良是造成肩頸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依賴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休閒時候玩手機,都是長時間維持低頭的姿勢。這種姿勢會導致頸部肌肉過度緊張,增加肩部的負擔,從而引起疼痛。
此外,不當的坐姿,如駝背、前傾等,也會加重頸肩部的肌肉疲勞,進一步促成疼痛的產生。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肩頸痛亦與「風寒濕邪」有關。中醫認為,外界的風、寒、濕等邪氣侵襲身體,會導致經絡不通、氣血循環不暢,最終出現疼痛的症狀。這種情況在寒冷或潮濕的季節尤為常見,而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或受風吹雨淋,都可能成為肩頸痛的誘因。
推拿為中醫的傳統按摩技術,通過手法的作用,調理身體的氣血,放鬆緊張的筋肉,促進血液循環。對於肩頸痛的患者,推拿可以有效地減輕疼痛與不適。特別是對於因姿勢不當或肌肉緊張所引起的症狀,推拿可以通過揉、捏、拍等方式,舒展筋骨,舒緩經絡。在進行推拿時,醫師多著重於肩膀、頸部以及上背部的穴位,如肩井、天宗等,這些穴位是重要的經絡交匯處,透過刺激可以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達到緩解痛症的效果。
而針灸是通過在特定的經絡和腧穴上進行針刺,調節人體的氣血,緩解疼痛。對於肩頸痛而言,針灸的效果顯著,且特別適合急性期的病患。使用的針灸穴位主要包括風池、肩井、合谷等。施針後,患者往往會感受到輕微的麻木或釋放感,再配合中醫的温針技術,可以進一步放鬆緊張的肌肉,改善血流,促進康復。
而中藥內服通常選用具有舒筋活血、祛風散寒的藥材,如紅花、丹參、當歸等。這些藥物能夠在調理氣血、提供營養的同時,增強身體自我修復的能力。中藥外敷則是一種外用的治療方法,常見的有藥膏及藥物敷貼。外敷用的中藥多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如乳香、沒藥、川芎等,這些成分可以透過皮膚直達患處,起到快速止痛的效果。
肩頸痛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身體不適,而有一些簡單的自我緩解技巧可以有效幫助緩解肩頸部的緊張與不適,如簡單的拉伸和熱敷。可嘗試︰
首先,正確的坐姿是預防肩頸痛的重要基礎。確保椅子具有良好的支撐,並且雙腳平放在地上,膝蓋與臀部平行。電腦屏幕應置於眼平線,保持頸部自然放鬆,這樣可以減少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所帶來的壓力。
其次,定時休息和伸展非常重要,每工作一小時,應該抽出幾分鐘休息,起身走動並進行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
此外,增強肩頸部肌肉的力量也是預防肩頸痛的關鍵。可以透過瑜伽、普拉提或特定的健身運動來強化這些部位的肌肉群,這不僅能夠提高柔韌性,還能增強關節的穩定性,降低受傷風險。
肩頸痛的成因多樣,受傷史、心理因素、生活習慣等因素均可導致其發生。因此,對於肩頸痛的預防和治理,應從調整姿勢、適度運動、減壓放鬆等多方面著手,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中醫通過多種方式,如中藥、推拿按摩、刮痧、艾灸、食療及生活方式調整等,為肩頸痛患者提供全面的緩解方案。建議患者在遇到肩頸痛問題時,可以尋找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診治,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從而實現更好的療效。
若一週內症狀持續不見好轉、伴隨其他異常症狀、經歷外傷、或有特定的健康風險,就應優先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使自身健康獲得保障。
瑜伽和普拉提、輕鬆的頸部伸展運動、肩部旋轉運動及肩部的力量練習等,可以幫助預防肩頸痛,提升整體的健康。